站内搜索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真情告白——我和我的病人(三)】花开无声

2016-11-03 17:23:50 来源:金山医院
字体:

重症医学科简称ICU,是希望和绝望交织最激烈的地方,与抢救室不同,这里都是长时间徘徊在生死钢索上的重症病人,需要24小时监护。

实行无陪制的ICU是全院床位最少,护士最多的科室。工作繁琐细碎,却又往往因为细节影响整体的治疗。所以那长长的监测单上写的密密麻麻。工作人员不停地在病房穿来行去,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尽量放轻自己的脚步。

ICU的环境是安静的,病房里面的各种报警声音清晰可辨:“滴答滴答”这是患者呼吸过慢的报警声;“滴滴滴”是哪个注射泵快用完了;“嘟嘟达、嘟嘟达”呼吸机在报警了,是要吸痰了吧,果然耳边立即传来嗡嗡的负压运转声……每天沉浸在这些报警声中,我们快要成为会“听声辨位”的武林高手了。这些声音催促着我们不停地奔走、抽液、吸痰、翻身、拍背……匆匆来去的身影穿行在寂静的病房里。

“先把四床弄好,四床不好了”,“盐水46ml,去甲2只”;“多巴胺10支”;“肾上腺素1支,静脉推”;现在,现在,快!快!快!“室颤了,快除颤”。

病人家属不会看到这些抢救过程,昏迷的病人不会知道这些,清醒却因睡眠剥夺而躁动不安的病人不想了解这些。在他们的意识里,护士不让人吃东西,打病人的背、把他们绑得结结实实,像吸血鬼一样抽血不停,每一个手指都被测血糖的针扎的像掉入过仙人掌丛。大冷天只给盖个毯子,甚至还放上个冰袋,硬是要把人“冻感冒”,间断的将长长的吸痰管插进喉咙吸痰,想要睡觉她又来让你左侧或者右侧卧位……所有的这些行为完全与“白衣天使”不沾边,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劣行”,让呼吸不畅的患者又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了,让溃烂的创面愈合,让垂危的生命有了生的希望。

倾尽全力但结果未必尽人意。有人将会回到生的那一端,安全出院,有人却走向了另一端,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每天下午,重症病房会开放30分钟探视时间,为了把亲人拉向生的那一端,家属希望把每一分钟都用足,拼命鼓励病床上的亲人。

11床,顾崇义,一位刚刚过了自己90岁生日的爷爷,革命老红军,已经是第二次来到ICU了。病情复杂,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女儿每天下午都会来对他进行鼓励和安慰。“要乐观,要有乐观的心态,坚强,人生正能量……”。但是为父亲鼓励的女儿,掩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她的姐姐,已经过世了。女儿独自承受了剧痛,在父亲面前,她一点伤心都没有表现出来,每天来给父亲念书,读报、鼓励。

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面对现实,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当我第一次邂逅这句话时,我为之感动。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世有愚者,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是爱是无限性的,在这个没有家属陪伴的病房,我们便是家属,更是医者。生命有痛,但希望有我们的努力可用让它变得美好。

当看到病人病情好转,转出ICU的时候,我们沉浸在欢乐的寂寞中;当有生命走向另一端,我们沉浸在悲伤的寂寞中。我们是工作在寂寞中的人,就像开在角落的莲花。纵然芬芳美丽,却不为人知,用心的付出,不一定得到感激和赞赏。但我们依然微笑着,忙碌着,为住在ICU,被称为“地狱“的病患带来温暖与希望。因为我们是医者不是商贾,世间没有一个衡器能核出一个生命最准确的价值,交易不是医学的组成部分,仁爱才是。感谢你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你们用责任、宽容、敬畏和大爱让生命之光闪亮,让人性之花绽放。上天把最纯净的第一缕阳光披洒在我们的身上,花开无声,与子同袍,幸甚!

版权20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山院区

渝ICP备1200488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154号

电话:023-6565939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50号

邮编:4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