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王爷爷最近遇到一件怪事,右腿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而且越肿越厉害,才3天时间,右脚又红又肿,皮肤紧绷得发亮。
因王爷爷起病急,家里人不放心,遂将王爷爷送到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超声检查发现,王爷爷血栓面积大,右腿深静脉几乎被完全堵塞。血管外科赵渝主任和团队医生经过充分评估后,即对其进行治疗。
(患者入院时下肢情况和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第一步是要稳住血栓,防止血栓脱落流入肺动脉,降低致命肺栓塞风险。
医生利用DSA技术,为患者完成下肢血管造影,全面评估下肢血管情况,并于下腔静脉放置滤器防止血栓脱落流入肺动脉。下腔静脉滤网,如同在静脉回流的路上安装了一道防护堤,它允许血流正常通过,但会拦截脱落的血栓,防止脱落的血栓进入肺动脉引发致死性肺栓塞。
“传统治疗深静脉血栓很多就停在这一步,然后开始单纯药物治疗,但这样治疗血栓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消融,将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参与手术的王哲医生向我们解释:“现在我们开展的‘六步法’治疗方案是由赵渝主任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不仅仅停留在患者不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上,强调要追求达到功能性治愈,避免发生后遗症。”
在有滤器的保障后,血管外科的医生们使用器械反复抽吸血栓,减少血管内的血栓量。经过再次造影,医生们发现潜在的导致血栓狭窄病变问题,需进行球囊扩张可以解除狭窄,并形成完整的血流回流通道。随后,在有残留血栓的血管内放置溶栓导管,通过药物直接作用在血栓上,进行持续消融。
血管外科金山病区的医生手术中
“在溶栓治疗上,我们也做了一些改变。”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血管外科的护理负责人刘放又给我们介绍了全新的溶栓治疗方式,“传统的溶栓治疗往往要求患者卧床并且相对制动,这让患者在治疗期间非常不便,随时担心导管脱落引起出血等问题。现在的溶栓治疗,叫‘行走的溶栓’,我们将导管固定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也不易脱落的位置,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还可以正常的下床活动。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体验,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活动和功能性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
左图为患者在溶栓治疗中下床活动情况,患者小腿上纱布位置为溶栓导管。右图为经治疗后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缓解,基本与对侧一致。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下肢肿胀快速缓解,并在术后第5天超声复查显示下肢深静脉完全恢复通畅,第7天就痊愈出院。
赵渝主任提出的“六步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整体解决方案”是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治愈”新理念,它通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血栓清除、髂股静脉闭塞段开通、导管溶栓、滤器回收、持续抗凝六个步骤,实现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功能性治愈。近几个月来,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血管外科已使用该种方式成功治愈十余名患者,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
科普知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异常凝结,它导致下肢血液无法回流,瘀滞在腿部,因此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红、皮温升高等表现。它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危急重症,因为静脉血栓如果因为患者运动等原因意外脱落,将随血流经过心脏进入到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严重的肺动脉栓塞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造成患者死亡。同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下肢长期肿胀,还可能导致淤滞性皮炎,引起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