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之一,表现为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过度生长,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增生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围绝经期最高。成年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为7.8%~34.9%;不孕人群中子宫内膜息肉占6%~32%;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10%~40%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无明显症状、体检时超声检查偶然发现。
在2022版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是否绝经、有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恶变风险进行个体化管理。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改善症状、保护内膜、促进生育、预防复发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原则为去除病灶、改善症状、减少复发、预防恶变
对于无症状、无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cm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观察随访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不建议期待治疗
2022版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及2022年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路径中均强调不建议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率高,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需进行长期管理,以降低复发及恶变的风险,及时识别恶变的高危因素(如年龄>60岁、绝经状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使用他莫昔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