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金山病区)成功救治1名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患者是一名27岁的青年男性,因为发现右侧颞部包块1周入院;查体可见患者右侧颞部皮下包块,质地硬,大小约4*3cm,不可推动,无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自诉一周来包块稍有增大。头颅CT及MRI提示右侧额部肿块,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
患者右侧颞部肿物,考虑肿瘤性病变,且有不断增大趋势,辅助检查提示颅骨受到破坏,需要尽快行手术治疗;神经外科(金山病区)孙晓川教授及郭宗铎主任医师组织全科进行术前讨论,最终决定行右侧颞部肿物切除并同期行颅骨修补术。
在麻醉科(金山病区)的配合下,由郭宗铎主任医师带领王雄医师等团队成员,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全切肿瘤并进行颅骨修补。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术后没有出现面部麻木等不适。术后病理考虑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后复查见肿瘤全切除,颅骨修补完好: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病变,主要位于长骨、扁平骨或脊椎,累及颅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罕见。颞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表现包括局部肿胀,患侧面部无力或瘫痪,听力受损,头痛以及颅内压升高等。手术切除是颞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推荐治疗方法。
全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曾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南方总医院留学。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委、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抗癌协会理事及神经肿瘤专委会主委。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名师名家”称号。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各2项。
专业优势: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脑脊髓血管疾病微创诊疗技术和颅脑损伤救治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擅长颅脑肿瘤、颅脑创伤、脑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尤其对复杂脑动脉瘤及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地点及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家岗院区:每周一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每周三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现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委会常委、脑血管病亚专业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市科技局重点课题2项,参与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及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已发表SCl论文六十余篇。
专业优势:
对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颅脑肿瘤的微创诊疗技术有深入研究,擅长脑肿瘤、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烟雾病、颅内外血管狭窄等的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对复杂脑动脉瘤及颅脑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地点及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周二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家岗院区:周三上午“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供稿:神经外科(金山病区)
初审:向思瑾 孙晓川
复审:何晓明 罗添文
终审: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