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除夕生命守护: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金山病区)急拆“颅内炸弹”助团圆

除夕至,年意浓。54岁市民黄女士正沉浸在合家团圆的喜悦气氛时突发剧烈爆炸样头痛,被紧急送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金山病区)。经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类动脉瘤瘤壁薄如蝉翼,再破裂风险极大,致死致残率极高。手术难度和风险堪称神经介入之最。
神经外科(金山病区)郭宗铎主任医师团队接到通知,即刻放弃休息,返回医院。面对这颗随时可能“再次引爆”的“颅内炸弹”,团队迅速制定诊疗措施,完成介入准备。
DSA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位于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尖端朝向上方,仅1mm*2mm,如针尖大小。介入操作稍有不慎将致灾难性后果。郭宗铎主任医师团队采沉着冷静,在不足2毫米的动脉瘤内精细操作,先用塑性微导管精准超选动脉瘤,再运用“支架半释放”构建保护通道,动脉瘤内填入超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最后支架完全覆盖,并为动脉瘤打上“锚钉”,顺利拆除“炸弹”。
术后患者意识清醒,肢体活动正常,恢复良好,家属携感谢信和锦旗致谢。“患者平安,就是最好的年味,能护住一个家的团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郭宗铎主任医师说道。

(图左、图中为术前造影,箭头所指为针尖大小血泡样动脉瘤。右侧为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栓塞)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每年完成
各类高难度颅内血管介入治疗300余例。
除夕佳节坚守一线,
与病魔生死博弈,
是我院医护“仁爱、敬业”的生动诠释,
更彰显了“健康中国”建设中医疗先锋的使命担当。
专家
介绍
Expert Introduction
全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曾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南方总医院留学。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委、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委、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抗癌协会理事及神经肿瘤专委会主委。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名师名家”称号。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各2项。
专业优势: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脑脊髓血管疾病微创诊疗技术和颅脑损伤救治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和基础,擅长颅脑肿瘤、颅脑创伤、脑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尤其对复杂脑动脉瘤及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地点及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家岗院区:每周一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每周三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人物
介绍
Expert Introduction
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委会常委、脑血管病亚专业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编委;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市科技局重点课题2项,参与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及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已发表SCl论文六十余篇。
专业优势:
对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颅脑肿瘤的微创诊疗技术有深入研究,擅长脑肿瘤、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烟雾病、颅内外血管狭窄等的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尤其对复杂脑动脉瘤及颅脑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地点及时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周二上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家岗院区:周三上午“脑血管病专病门诊”
供稿:神经外科(金山病区)
编辑:邓东雁 刘丹
终审:黄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部分专家西迁来渝创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以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实力雄厚、专科特色突出、服务能力出众享誉西南。医院现有袁家岗院区、经纬院区、金山院区、青杠院区、大礼堂院区,在同质化管理与差异化发展战略下,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五年排名重庆市首位,稳居国内医院“第一方阵”。